發(fā)布時間:2021-09-21 來源:貴陽正宇鐵路醫(yī)院 點擊:166
她自己在家里,面前有很多食物,吃完了幾包薯片、一盒炒飯、數不清的餅干、幾個面包、一大杯奶茶,她覺得還是不夠,打開冰箱把早上買的蛋糕和 水果拿出來大口大口的吃,桌面上一片狼藉,堆滿了食物的包裝袋,她的肚子撐得像個皮球,終于緩緩艱難的走向廁所,彎下腰…….
以瘦為美,鼓勵節(jié)食并不僅僅是現代社會的產物。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后期,某些養(yǎng)尊處優(yōu)的貴族女性開始有計劃地為追求一種審美理想而節(jié)食。直到現在已經有一些人為節(jié)食所困擾,走得太遠,甚至死亡,這就是病態(tài)的、極端的厭食。而神經性厭食癥狀的延續(xù)可能會演變成為貪食癥狀。
神經性貪食(bulimia nervosa)是指具有反復發(fā)作的不可抗拒的攝食欲望,及多食或暴食行為,進食后又因擔心發(fā)胖而采用各種方法以減輕體重,使得體重變化并不一定明顯的一種進食障礙。
“好好吃飯”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
偶然間看到了一則新聞:2010年7月1日重慶某高校一大四女生因飲食沒有節(jié)制,在學校寢室暴飲暴食,后因胃部疼痛難忍并伴隨抽搐,讓同寢室同學撥打120求救,女生被送往醫(yī)院后,仍不治身亡。
一個好好的女大學生的離去,令人震驚心痛,可是很多普通人無法理解,只是吃個飯而已,為什么不能停下來?不吃那么多不就行了?甚至居然把自己撐死了?
是的,在他們暴食的時候,無法停下來。不是不想停下來,是他們的身體和大腦里就好像住著一只饕餮,瘋狂又迫切的吞咽著食物。對普通人來說最簡單的“好好吃飯”對他們來說確實最痛苦最難以啟齒的事情。
神經性貪食病癥
對食物有種不可抗拒的欲望;難以克制的發(fā)作性暴食。
患者試圖抵消食物的“發(fā)胖”作用,常采用自我引吐、濫用瀉藥、間歇斷食、使用某些藥物如食欲抑制劑等方式。
患者對肥胖的恐懼,患者多有神經性厭食發(fā)作的既往史。
在短時間內吃掉大量的食物,進食量遠超正常水平。
可怕的危害!
神經性貪食癥是十分可怕的進食障礙癥狀,其對人體身心的傷害遠遠大于一般的暴食癥。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報告,進食障礙是主要發(fā)生于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女性的心理生理疾病。是精神科中致死率比較高的,疾病負擔最重的疾病之一。
暴食與代償行為一起出現,長時間持續(xù)其結果可能會很危險??赡軙斐伤娊赓|紊亂,常見的有低鉀血癥、低鈉血癥、代謝性堿中毒、代謝性酸中毒、心律失常、胃腸道損害等。
催吐的危害很可能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,長期催吐讓胃里的酸液和食物逆流到食道、口腔,對胃、食道、牙齒造成很大損傷,有人因此引發(fā)了慢性胃炎、胃出血和胃潰瘍等。
劇烈嘔吐還會導致腹內壓增高,除了容易引起胃出血之外,還會使十二指腸內的食物逆流,里面的消化液或其他流質進入胰管和膽管,嚴重時會造成胰管堵塞,導致重癥胰腺炎。更令人唏噓的是,催吐顱內壓驟然升高,有的人會因此腦溢血,甚至腦血管爆裂,直接偏癱。
在這種長期的心理壓力和矛盾痛苦中,神經性貪食癥可能會引發(fā)抑郁癥,在暴食后處于極端悔恨的情緒狀態(tài)與抑郁癥處于低落抑郁情緒的狀態(tài)相類似。
世界很美好,要相信,你會被理解,也會被治愈
患者往往存在追求完美、調整心理沖突能力較差的心理特點,又在社會“瘦為美“的審美趨勢和目標的影響下,擔心肥胖,以至于形成暴食-恐肥-關注-誘吐-暴食的惡性循環(huán)鏈。所以大部分的暴食癥和神經性貪食癥患者,幾乎都以極端的方式減過肥。
目前,治療神經性貪食癥一般心理治療采用認知療法、行為療法及生物反饋療法等,以改變患者對自己體型的錯誤認知和過分關注,并建立合理的有計劃的飲食行為。要持之以恒,必要時可做家庭治療。
與自己友好相處、與食物友好共處,人生是自己的,要懂得去愛自己。你要相信,世間的美好與你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。
你一定要加油,在戰(zhàn)勝神經性貪食癥這條路上,你不是孤軍奮戰(zhàn)一個人。